《剧变》|如何才能把握好一场危机。
普利策奖得主、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作者戴蒙德另一力作,个人与国家如何实现自救。
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,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,可以购买此书原版。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,如有兴趣,敬请点击收听。
核心书摘
《剧变》中,作者贾雷德·戴蒙德从影响个人危机结果的12个因素,演化出适用于应对国家危机的框架,并通过历史上一些国家应对危机时的真实案例,从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经济学、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佐证了这个危机应对框架的正确性和适用性。普利策奖得主、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作者戴蒙德再一次发挥其历史叙事的顶级水准,谏言国家、企业及整个人类社会,思考能影响全球性危机的因素是哪些,以更加多维度的、宽视角地看待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命题。
关于作者
贾雷德·戴蒙德,美国演化生物学家、全球知名博学家、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。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,美国艺术与科学院、国家科学院院士、美国哲学学会会员,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,经常从历史视角审视人类不平等、文明演进等宏观议题。
戴蒙德曾以作品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荣获1998年普利策奖及英国科普图书奖,他的另一部代表作《第三种黑猩猩》也曾获英国科普图书奖。
本书鲜知
学什么?当危机来临时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
从个人视角而言,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,如处理不当,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;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,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、一个国家解体、一个时代终结。
因此,如何分辨危机、应对危机,避免危机,化危机为机遇,实现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剧变,是人类当下面临的主课题。
而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性危机的主要措施:国家之间达成双边及多边协定;形成区域性协定;达成全球协定。我们缺少的,是许多国家还没有形成面对全球危机的共识,缺少积极承担责任的意愿。
你还会发现
· 适用于应对国家危机的框架;
· 一些历史上真实的危机和解决思路;
· 未来全球主要面临的四种危机和解决路径。
一、以小见大,从个人角度搭建国家危机应对框架
很多人觉得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,无法相提并论,但在作者戴蒙德看来,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,国家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来实现自救,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主要有三方面。
首先、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,当身处危机时,所面临的境况是一样的。危机之所以是危机,是因为以往的处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新挑战了,国家或个人必须打破屏障,进行一些选择性的改变才能化解危机。
其次,通过个人危机的缩影去观察国家危机有很多不容忽视的优点。比如说,从个人危机的视角出发可以让非专业的普通人更容易“联想到”国家危机。国家危机的角度过于宏观,而个人危机贴近人们的生活,容易被理解,也有助于人们弄清国家危机的复杂性。
第三,影响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的因素当然也有不同之处,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因素,它们影响着个人危机的结果,却不直接存在于国家危机中,但是这些因素仍然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,启发我们寻找到影响国家危机的相关因素。比如说,影响个人危机的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叫“自我力量”。所谓的自我力量,就是指人作为一个独立、自信的个体,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和定位,可以在压力环境下保持镇定,承受住情感、欲望的波动,作出稳妥决定的能力,比如自律力、意志力等,都属于自我力量。
也就是说,自我力量是人心理层面的力量,而国家作为一个集体,显然不具备心理层面上的自我力量,但是这个概念会引导我们思索,对于国家危机来说,是不是也有一个类似于“自我力量”的影响因素呢?答案就是集亿万国民心理于一体的“国家认同感”。
正是因为存在这些明显的相似性或隐含的相近性,作者戴蒙德才从应对个人危机的方案入手,搭建出了一个适用于应对国家危机的框架。这个框架由影响个人危机结果的12个因素演化而来的,这12个因素包括:直面危机的现实、愿意承担责任、划清界限明确问题、向外界寻求物质及情感支持等等。
我们可以把这12个因素进一步归纳为“内部因素”和“外部因素”两部分。内部因素包含三个层面,九项内容。
分别是在意识层面上,国民要对国家身处的危机形成举国共识,对国家的文化、历史等拥有强烈的认同感,拥有坚定、不可舍弃的国家核心价值观;在态度层面上,愿意承担责任,诚实地对国家进行评估,拥有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;在行为层面上,要划清界限,明确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,并迅作出选择性改变,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,以及特定情况下的灵活性。
外部因素包括三方面,分别是从他国获得物质和资金方面的帮助,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体制和政策经验,以及不受地缘政治约束。
12个因素虽然多,但是要把人类多年的研究成果融合成几条也不太现实,这12个因素是戴蒙德经过浓缩、总结之后归纳出来的,既可以详尽地解释事实,又不至于像清单一样事无巨细,能够帮助我们以小见大,找到解决国家危机的方法。
二、回溯历史,在历史案例中佐证危机应对框架
在这一部分内容里,作者戴蒙德对比了6个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国家危机,向我们佐证了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12个因素,由于篇幅所限,我们着重分析两个国家。
首先来看看芬兰的危机。
芬兰是一个欧洲小国,人口仅有600万。在一战爆发前的一个世纪里,芬兰仅仅是沙皇俄国的一个自治大公国。二战时,获得了独立的芬兰仍然没有摆脱贫困,甚至沦为西方国家和苏联战争的第一战场,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。但就是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条件下,芬兰不仅没有被苏联和其他国家吞并或消灭,反而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,全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可以和德国、瑞典相提并论。芬兰的剧变是如何做到的呢?在作者戴蒙德看来,这是因为芬兰做到了应对危机的12个因素里的大多数。
首先在意识和态度层面上,芬兰一直积极面对危机,展现出了顽强的耐心和意志力。这一点,我们从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争里,就能看到。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,芬兰就对苏联的发展感到恐惧。因为苏联毕竟是由俄国发展来的,而芬兰在独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在受俄国的控制,所以独立后的芬兰很怕历史重演。
而苏联这边,为了应对德国的威胁,迫切地想扩张自己的西部边界,于是对立陶宛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和芬兰下了最后通牒。苏联提出的条件是,要在这四个国家设立军事基地。除了芬兰的另外三个国家觉得自己挣扎无望,就接受了苏联的要求,最终也难逃被苏联吞并的命运。
而芬兰政府经过再三考虑,拒绝对苏联做出妥协,于是苏军入侵芬兰,苏芬冬季战争开始了。在这场战争中,双方实力相差悬殊,但芬兰赢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在行为层面上,芬兰审时度势,在危机中迅速划清界限,明确了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,并做出选择性改变。
后来,曾经强硬面结苏联的芬兰又选择对苏联作出了许多“无底线”的让步,他们不止答应了给苏联的巨额赔款,还把自己国家战时的领导者当成战犯来审判,甚至还推迟总统选举,更换了候选人。
他们这么做,就是因为芬兰从过往的战争经验中认清了一个事实,芬兰的存亡和独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不能依靠任何一个所谓的盟友。而二战后的芬兰兵员枯竭、资源匮乏,芬兰要想保住自己国家的独立性,就只能竭尽所能取悦苏联,让苏联信任自己。所以,他们灵活地调整了政策,虽然背负着骂名,却也化解了自己国家的危机。
芬兰化解危机的过程充分体现出,选择性变革、划清界限以及对国家的认同、对国家陷入危机的认识这几个因素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性。
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故事。
二战后的德国政权被分化成了东德和西德两部分,经济面临全面崩溃;外部环境上,德国更是声名狼藉,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提供援助。陷入如此危机的德国,最终是如何翻身的呢?
德国先是进行了彻底的“去纳粹化”改革,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 “自我审判”,审判不仅针对纳粹时期的领导者,还针对纳粹统治时期表现得过于狂热的普通德国民众,这些做法逐渐淡化了德国内部根深蒂固的权威主义思想。
在1970年,西德总理威利·勃兰特,来到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敬献花圈。在冰冷的石碑前,这位57岁的反法西斯老战士突然表情凝重,双膝跪地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华沙之跪”。这个出人意料的举动,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“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”, 他们赢得了世人的尊重,还让德国与毗邻的波兰、法国等曾经的“对手”,发展出了相对和平、友好的关系。正是共识和思想上的转变,让德国愿意积极面对自己国家的危机,这才逐渐扭转了被世界孤立的局面,实现了剧变。
除了芬兰和德国,书中还讲述了日本的外部危机、智利的军事独裁危机、印尼的政变危机、澳大利亚的脱欧入亚危机,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度过危机,也是因为做到了应对危机的12个因素里的大多数。
三、思考未来,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未来潜在的危机
在作者戴蒙德看来,未来十年里,我们的世界主要会面临四种危机,分别是核武器爆发式增长、全球气候变化、全球资源枯竭以及全球居民生活水平差异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,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,人类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处理全球性问题的机制。目前,全球问题的解决进程已经朝着三条不同的路径推进。
第一条是国家之间达成双边及多边协定。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,为了解决专门和临时性的问题而签订的契约性条约。比如,以色列和黎巴嫩就在飞鸟迁徙事件上签订协议,建立了一个交互警报系统。每当一个国家发现鸟类开始大批迁徙时,就会向另一个国家发出警示,提示他们注意飞行安全,以免发生事故。
处理全球问题的第二条路径是形成区域性协定。区域性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,为了消除成员之间的各种贸易壁垒、规范彼此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,而缔结的国际条约,比如欧盟、亚太经合组织等。
处理全球问题的第三条路径是达成全球协定。这是以全球机制为推手,通过联合国的综合性全球任务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具体任务达成的。比如,在全世界范围内改善海洋污染的《伦敦倾废公约》,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《巴黎协定》等等。这是凝聚了全世界力量的一种协定,力量虽大但执行难度也很大,它需要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。
以上这三条路径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性危机的主要措施,但在执行过程中都面临着强大的阻碍,那么,从危机框架的角度来看,到底是哪几个因素在影响全球性危机的结果呢?
最关键的一点就是,许多国家还没有形成面对全球危机的共识,缺少积极承担责任的意愿。就拿全球气候危机来举例。随着工业的发展,污染物排放量增多,全球气候越来越恶劣,这些危机已经近在眼前。
可是直到现在,依然有很多国家把全球气候变化称为一场骗局,或者把危机或参与协定当成为自己谋得某种权利的手段,比如,美国在去年6月就宣布退出了《巴黎协定》,它“退群”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协定“对美国不利”,考虑的并不是协定会对全球或者人类带来哪些益处。
人类在面对巨大危机时,很容易抱着一种“侥幸”心理,认为只要现在危机还没有发生,就可能永远不会发生,这样的消极态度往往会错失良机,让危机在暗中发酵爆发。
由此可见,在危机面前,首先要转变的就是危机共识和应对危机的态度。因为能否形成危机共识,是应对世界性危机的根本前提。
书中强调,要想应对全球性危机,全人类还要具备一致的认同感和共享的核心价值观。在一个国家内部,国民会拥有一致对外的国家认同感,会为了自己的国家“抛头颅、洒热血”,但是放到整个世界来看,国与国之间因为身份认同和价值观的差异,就很难做到拥有一致的认同感。
除了各自为政的原因之外,缺乏经验也会影响到全球危机的结果。在历史上,人类经历过的全球性的挑战很少,所以很缺乏应对这类危机的经验,更是无法获得外界的帮助。这就意味着,想要解决全球危机只能靠人类一步一步自己摸索,这无疑会提高克服危机的机会成本。
总结
以上就是《剧变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这书中,作者戴蒙德先是为我们解释了应对个人危机和国家危机的相似之处,接着从应对个人危机已经取得的成果出发,为我们搭建了应对国家危机的12个影响因素的危机框架。在这12个因素里,有一些看起来非常“理所当然”,比如,要进行诚实地自我评估、借鉴他国经验、愿意积极承担责任等等,但事实是,这些看似“理所当然”的因素常常会被我们忽略,历史如此,在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依然如此。
在《剧变》这本书的结尾,戴蒙德说,写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世人点亮一盏指路明灯:当我们再次深陷危机时,不妨想想这12个因素,哪一个能帮你突出重围,哪一个你还有所欠缺,哪一个又被你忽视了。
丘吉尔说:“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。”危机背后往往隐藏着机遇和涅槃的转机。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应对危机的勇气和希望。(编辑:贰拾)
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,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。
相关内容:
《亚洲大趋势》|分析亚洲国家经济成败原因,预测未来发展道路。
上次推送内容:
本次推送:
《剧变》|如何才能把握好一场危机。
【严选好书】你绝对要去了解的《亮剑》管理学。
《颠覆者》|周鸿祎是怎么“炼”的?
【严选好书】士人魔咒:成也士人,败也士人。
《民国商魂》|民国企业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?
下次推送:
《钻石思维》|如何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?
【中美时刻】中美关系史话:从1784到2020
《向前一步》|如何实现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完美平衡。
【严选好书】见过世面的人,都有这样的物质。
《开发你的内在领导力》|怎么修炼领导力?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